第(3/3)页 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。 很简单的道理。 而孔子讲学过程之中,简单地话语,却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。 这种感受,穿过了皮肉的阻隔,直击心灵。 仿佛是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,直接洒落在观众的心田,滋润着原本干涸的泥土,抚慰着满是伤痕的大地。 不少观众,干脆不再去看舞台上的动作,他们选择了闭上自己的双眼,用心去感受这一场讲学之中蕴含着的力量。 主观的东西,自然要选择用主观的方式去面对。 全盘接受也好,全部否定也罢,乃至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,都是源自自己主观的判断和选择。 至于常常所说的客观面对,实际上,人意识上做出的决定,又有什么是出于客观的? 无非就是是否符合大众道德而已。 比如说人吃动物,从主观上,怎么看待?客观上,又怎么看待? 或者说狼吃羊,主观上如何看待?客观上,又如何看待? 客观,更多的是一种追求,而并非时时刻刻都能够做到的事情。 因此,面对孔子这一场讲学,有的观众选择了全盘接受,因为他们现在感觉很舒服。 而有的观众,选择接受对自己有用的东西。 而有一部分,则抱着天王老子第一我第二的态度,嘲讽的看着节目,全部否定了这一场讲学。 这其中,谁主观,谁客观? 说不清的。 易泽看着舞台上的节目,他倒是听得懂,因此不必像观众那般,通过理解话语中所蕴含的感情去理解其中的意思。 但接受与否,还是取决于自己。 易泽同一部分观众一般,有选择的接受着。 但他也不得不感叹,两千多年前的孔子,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,哪怕就是到了今天,依旧可以吊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。 剩下的那百分之一里面,则是现代科学的大拿。 易泽的目光扫过现场所有的观众。 他同样发现了不同人的态度。 大抵上,总是分为那么明显的几类。 无论是四羊方尊的节目,还是孔子的节目,都是如此。 而且,态度相同的人,出奇的一致。 易泽看了看在一边认真听讲的越灵,忍不住问道:“越灵,你觉得夫子讲得如何?” “很好,非常好!” 越灵没有犹豫,直接点头。 “好在哪里?” 易泽接着问道。 “他的思想内涵很丰富,但是他可以用朴实的话语讲出来,其实你和我都明白,文字和语言能够表达的东西,太有限了。” 听完越灵的话,易泽眼珠子一滚,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。 “是啊,文字和语言,太苍白了。” 此时,孔子的讲学已经接近尾声。 易泽想了下接下来出场的两位人物,不由得一笑。 这两位,想必观众们兴趣更高。 毕竟,他们都不是讲大道理的人。 简而言之,这是两个更喜欢付诸行动的人。 而且,他们身上的争议,远比四羊方尊和孔子要大了不知道多少。 争议意味着名气,也意味着足够的分量。 虽然易泽安排节目之时特意的选择了时间顺序,但这也是为了照顾观众的感官。 毕竟越接近现在,越容易理解。 也越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。 易泽这一波,属实是用心良苦了。 …… 第(3/3)页